首页>科技>动态
“海燕”首次穿越西南高原地区中尺度天气系统
长航时观测高原低涡精细结构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8月02日07:58

7月26日,“海燕”Ⅱ型无人机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以垂直于高原低涡风场的角度与姿态开展了约14小时的飞行观测。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西南高原地区的中尺度灾害天气系统,开展长航时机动观测,为全面认识高原低涡的水汽输送和动力结构特征提供数据支撑。

在飞行过程中,“海燕”从高原低涡外部向内飞行,携带机载下投探空系统、机载气溶胶激光雷达和机载激光测风雷达,成功投放28枚探空仪,通过穿行等位势高度线,获取到高原低涡东南侧不同位置的垂直结构特征。机动观测业务指挥系统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实时关注飞行航线的天气情况,在飞机遇到强对流云团时提供绕行、避让和爬高的飞行决策。

“海燕”Ⅱ型无人机 程卫疆摄影

27日,“海燕”返航,观测数据实时同步至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并实时传输至中国气象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推送频率为5分钟/条。

“这是首次使用多型载荷开展业务观测,同化机动观测数据后,对预报川西高原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提供了数据支撑。”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基地室工程师刘振宇说。

据悉,高原低涡是造成高原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直接影响长江、黄河上游径流变化,也给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但由于高原地区海拔高、山地多,气象观测站网密度较低,地面观测技术未能覆盖所有地区。因此,高原观测目前主要采用加密布放探空站、加密施放探空气球等方式,大型无人机机动观测可有效弥补高原观测手段的不足。

(作者:闫辰宇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