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年的淮南国都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只见城楼巍峨,雉堞如龙,其古朴雄伟、气势磅礴的样子,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不过这已经不是当年的寿春古城,而是宋时所建,但还是比山西的平遥古城早了 100 多年,其城墙与西安、南京、北京城墙并列,号称是国内保存完好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在悠远的岁月中,这座古城还和二十四节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从察物候到观星象
4000多年的历史沉淀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传说中的“太昊伏牺氏以龙纪”,是以蛇的出蛰和入蛰把一年分为冬夏两季,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历法,而启蛰也成为我国的第一个节气。
考古学家们推测到了夏代,才开始用立竿测影法来计量年月日,这是太阳年纪时的开始。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只有在太阳年纪时出现之后才有可能。太阳年纪时把一个太阳年划分为若干较小的时段来纪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历”(西历)。当把一个太阳年划分为24段时,就有了二十四节气。
夏代利用太阳年纪时后,《夏小正》里的十二月里,节气便有了启蛰(惊蛰)、夏至、冬至三个节气。殷商的《尚书尧典》里关于四仲中星的说法,则被普遍认为和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有关。到了西周,已经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与星空背景直接联系起来,能够计算回归年的精确长度,准确推算二分二至等重要节气的日期,从而正式进入观象授时阶段。春秋中叶,《左传》《国语》等古籍中已出现“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则。除两分、两至外,四立节气也已出现,《左传》中有多处记载,如《僖公五年》所记:凡分、至、启、闭,书云物,为备故也。春秋后期的四分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
《吕氏春秋》十二纪里,在孟春、仲春、孟夏、仲夏、孟秋、仲秋、孟冬、仲冬八个月中,分别安插了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八个节气,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
到了《淮南子》,按“斗转星移”的原则,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从冬至日开始,将一回归年等分为二十四段,对太阳在黄道视运动的这二十四个特定位置逐一命名,以反映当时我国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气候、物候和农事特征,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农时系统。至此,二十四节气才臻于完善。如果从第一个节气启蛰算起,已经过去了4000多年。
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内的二十四节气园 图片来源:新华社
绝代奇书中的气象智慧
《淮南子》被胡适誉为“绝代奇书”,它对气象有诸多论述,其知识主要来源于生产实践和科学观察。《淮南子》认为天气、四时、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认识,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工具进行测量和模拟。《淮南子》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提出了对农业生产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湿度、温度、风等要素的具体测定方法。
《淮南子·说山训》记述:悬羽与碳,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之将寒……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这里记载的是一种“天平式土灰测湿计”,将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侧,以观测挂炭一端天平升降来判断空气中湿度的大小:天气干燥了,炭就轻;天气潮湿了,炭就重。
在风的观测方面,《淮南子·齐俗训》中记录了一种“伣”或“綄”的风向器,是风杆上系了布帛或长条旗的最简单示风器的演变。书中记载:伣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是说伣在风的作用下,没有一刻平静,说明这种风向器还相当灵敏。通过对风向的观测和研究,《淮南子》提出了“八风”的概念。《淮南子·地形训》解释道: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八风不只是对风向的划分,也是通过对冷暖、燥湿的描述,指出了季风的变化,是从阴阳变化的角度,对季风气候的完整系统的描述。
《淮南子·兵略训》中有“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通过观察瓶中水结冰或冰的融化,可以大致了解天气的寒暖变化,虽然这还称不上是一种真正的温度测量方法。
《淮南子》 图/王中洋
农业因顺天时地利
我国幅员辽阔,即使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区域性差异也非常明显。因此,先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重要性,这在《淮南子》中多次提及。
在因地制宜方面,《淮南子·齐俗训》中有“各用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率性而行谓之道”,比如“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淮南子》里提到的因地制宜,一方面是指 “察陵陆水泽肥嶢高下制宜”,即土地的高低、肥瘠、松紧等;另一方面,是指要适宜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即要注意气候适应性的问题。
对于适宜种植什么样的作物、饲养什么样的动物,《淮南子》优先考虑的,是四方之地的温、寒、干、湿、风、雨等气象要素。
《淮南子》里还有“江北枳”一说:“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体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这里揭示了物种随气候变化的规律,同时用“江北枳”和“江南橘”因气候而变异的事实,确立了以长江为地理分界线的南北气候分界新概念。而在此之前的春秋时期晏子时代,“(橘)生淮北则为枳”,橘的适宜生长线已经在约500年的时间里从淮河移到了长江一带。
为了因时制宜,《淮南子》将当时每个月的农林牧副渔等主要生产活动,依据天时作了统筹安排,如春季三月:孟春之月……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掩骼薶骴。
《淮南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无疑是积极的。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趋利避害,既可以“用力少而成功多”,也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的进步意义,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四定”。 一是定型,即二十四节气名称与顺序的定型,《淮南子》所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与后世完全相同,并历二千多年没有改变。二是定位,即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定位,《淮南子》按“斗转星移”的原则,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来准确推算二十四节气日期。三是定理,《淮南子》以阴阳二气的消长为理论依据,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意义作了准确的描述,如认为冬至夏至分别是阴阳二气盛衰转换的枢纽等,这是对我国气候意义上季风的最早认识。四是定历,治历明时,将节气与气候、物候、农事进行准确联系,是对我国传统的阴阳合历和古代农时系统的一次重要完善,也是农时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最为成功的应用。(作者系安徽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
(作者:张中平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