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故事
古建筑科普博主王永先:这些古建筑,从风雨中“走”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6月13日08:04

“什么是叉手?叉手是中国古建筑大木作梁架上方的构件,由平梁上的两根枋木组成,因叉手为斜向承重构件,所以也叫斜柱……”6月3日,王永先在自己的账号“古建筑斗拱学堂”上更新了古建筑科普短视频。

74岁的王永先是一位文物工作者,退休后的他常常上山下乡,探寻古迹。在山西偏僻角落的小庙、古寺或者名胜古迹里,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屏幕前的人仔细讲述古建筑一砖一瓦的故事。

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为何坚持在网上分享科普视频?

“虽然我退休了,但也想老有所为,向大家分享古建筑的知识,呼吁大家关注、保护古建筑。”王永先说。

20世纪70年代初,王永先加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身为山西人的他发现,这片土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刚参加工作时,王永先就参与了山西省的文物普查。他和同事们跑遍全省,经过多年连续几次的地毯式普查,也基本摸清了山西古建筑的家底——山西现存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古建筑数量位居全国之冠。

“有些建筑梁架歪散、斗拱倾斜、地基下沉,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王永先深感肩头上的责任重大,“这些‘破破烂烂的小庙’,可能是有八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国宝古建筑,值得我们文物工作者花大力气保护、研究。”

普查工作让他意识到古建筑修复工作的紧迫性:古建筑并不是单一的文物,而是由几百上千件文物复合组成。“一座古建筑保护下来,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就保存下来了。一旦整座建筑毁了,就都没了。”王永先说。

王永先和同事们分秒必争,经常对这些古建文物进行抢救保护。“抢救古建筑遇到天气影响是非常棘手的事情。”王永先回忆起28年前在抢救修缮工作中遇到的一场大雨。

1996年夏天,王永先收到了从晋城市发来的抢险报告:受雨水连日冲刷,泽州县青莲寺后方的土坡开始塌方,原来距寺庙十几米远的土坡,现在仅有两三米。青莲寺建在百丈高的悬崖边上,寺内还存放着极具历史价值的唐代彩塑,塌方使古建筑危在旦夕。

得到消息后,王永先立即冒着雨连夜驱车赶到现场,监督工程队将塌毁的地方用泥土回填夯实,抢修出一道坚固护坡,濒临塌毁的青莲寺终于保住了。

后来,王永先故地重游,发现青莲寺又进行了加固,整体环境更加优美了。“一千多年的唐代彩塑,如果没有那次抢救就永远消失了。老祖宗把这么一份厚重的遗产传承到现在,经过我们的抢修保护说不定能使它能再传承一千年。我感觉这份工作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王永先说,其实文物工作这一行,是和天气打交道的“老朋友”了。最明显的就是不同地区的古建筑,会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形成不同的风格和多姿多彩的形态。例如北方古建筑重视冬暖夏凉,需要保暖防寒防风,因此多建有厚重的围墙和屋顶。朔州崇福寺为了防寒防风,屋顶将望板换为望砖,更加厚实严密。“北方金代古建筑屋顶上多铺有一种青混瓦,这种瓦非常厚重而且防水,金代屋顶大吻也很重很大,有些能有三米多高。”王永先介绍。而南方古建筑普遍更加通风、秀气,底层架空,可以防蛇蚁虫鼠和湿气,有些建筑上还有避雷装置。

王永先感叹,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和文物在多部门的努力下得到保护。古人的巧思佳作遗存至今实属不易,今人也在努力守护。如今,王永先的短视频账号“古建筑斗拱学堂”累计已有80余万人关注。在王永先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些“活”的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李悦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