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故事
亲历者记忆丨走上气候变化世界大舞台——追忆邹竞蒙对中国现代气候科学的奠基与贡献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8月20日09:50

开栏的话:

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历经风雨,从初创事业的筚路蓝缕,到现代化发展的波澜壮阔,无不凝聚了几代气象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

中国气象报今起推出“亲历者记忆”专栏,从历史事件亲历者和见证人的视角,回顾和记录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重现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坎坷与光辉。

这些历史长河中的闪光记忆,不仅见证了气象事业的发展足迹,更饱含了对未来的启迪,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走上气候变化世界大舞台——追忆邹竞蒙对中国现代气候科学的奠基与贡献

丁一汇

1986年至2000年,我先后担任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等职务。这期间,我亲历了国家气候中心初创的整个历程,目睹了邹竞蒙同志为中国现代气候科学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气候预测已然经历了近40年的漫长历史,但由于使用的是经验统计方法,准确率不稳定,加之手工操作,与国际上日益发展的数值预报方法还存在差距。时任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席、国家气象局局长的邹竞蒙认识到世界气象的发展趋势,开始在气象部门积极倡导和推进发展客观、定量的短期气候预测,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1990年10月邹竞蒙作为WMO主席主持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并发表讲话。

那时,我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担任副院长,时任院长周秀骥、副院长张家诚一致同意邹竞蒙的前瞻性建议,决定成立气候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我兼任气候研究所所长,着手推进现代气候学和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工作,积极为争取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组建国家气候中心做准备。1991年,我国遭遇了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这场灾害,使中国的气候预测专家们深刻意识到,经验统计方法与现代预报技术之间的差距已严重制约了气候预测及其服务的成效,气候预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亟待提升,建设国家级的气候中心刻不容缓。

当时,建立国家气候中心的条件也在逐步成熟——气科院气候研究中心(原气候研究所)成立后加强了长期数值预报与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大气化学等战略性重点课题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和人才基础;1988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成立,又为中国科学家走上气候变化世界舞台创造了条件,这期间,邹竞蒙作为IPCC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和政府级联系人,在许多重大活动中表现出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在IPCC组织和代表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为建立国家气候中心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1991年5月,邹竞蒙(右四)再次当选WMO主席。图为新当选的主席团成员

1992年初,选举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工作组主席的会议在非洲津巴布韦召开。在那期间,邹竞蒙向我阐述了成立国家气候中心的想法和计划。当年,中国气象局党组就做出筹备成立国家气候中心的决策部署。首先成立了筹备小组,我作为小组副组长参与拟定国家气候中心筹建方案(草案)。方案提出后,得到了我国气象界著名学者的高度赞同,叶笃正、陶诗言、谢义炳、曾庆存几位先生都认为迟建不如早建,并主张将国家气候中心建成科研与业务相结合的机构,加强国内外合作。

1993年,邹竞蒙利用参加IPCC工作会议的机会,将自己签署的征求意见信,送给时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总干事多德斯威尔和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等19名国外知名人士及专家,得到的复信均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一行动可能预示着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发展。

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气候中心,我被任命为首任主任。1995年1月10日,国家气候中心挂牌成立,顺应了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气象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在成立大会上,时任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到会祝贺。邹竞蒙发表了讲话,他深情地说:“国家气候中心的成立,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气候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标志着我国气候和科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4年11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前排中)和丁一汇(前排左一)参加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IPCC第十次全会。

得益于前期研究成果的积累,1996年,我主持的“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得以立项。经过几年的奋力攻关,国家气候中心建立了国家、省、地区新一代三级气候业务系统,预测业务和技术发生了质的改变,中国40年的长期预报技术在新一代业务系统支持下,跨上了新的台阶。与1991年的情形完全不同,1998年,国家气候中心对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做出了准确预测,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大力表彰,此次大洪水的气候分析也得到了国际气象界的认可。2002年,新一代气候业务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参加项目研究工作的731位科学家永远不会忘记,邹竞蒙从项目申请立项到执行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从气科院成立气候研究中心到国家气候中心成立,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持下,国家气候中心进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发展时期,这为开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环境。而每一次努力、每一步进展,都凝聚着邹竞蒙的心血和智慧,令人不由得敬佩他超前的思维和果断的决策。

1997年4月,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邹竞蒙亲自主持召开了气候咨询与评议委员会第一次全会。我代表国家气候中心向国内外委员汇报了国家气候中心的业务建设和重大项目执行情况。会上,委员们对中国气象局主持和参与的重大研究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中国气象局的古气候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1988年底,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邹竞蒙担任了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和政府级联系人。会上,邹竞蒙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感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IPCC的许多重大活动中始终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IPCC的进程,也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和声誉。

1990年,在通过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时,邹竞蒙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修改方案。之后,邹竞蒙又邀请IPCC秘书处于1991年召开第一工作组会议,全球200多位气候变化专家出席会议,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给各国科学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3年,IPCC进入第二次评估报告的编写阶段,邹竞蒙又做出了重要决策:利用IPCC组织机构调整和改选的有利时机,推荐中国科学家参加第一工作组副主席和IPCC主席团成员竞选,我作为候选人成功当选。从此,中国科学家开始参与IPCC的领导工作,在气候变化的世界舞台上肩负起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1997年我又顺利当选为IPCC第一工作组共同主席。1997年,在维也纳举行的IPCC全会上,邹竞蒙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第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计划提出了宝贵意见。遗憾的是,他来不及看到这部杰作,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如今,邹竞蒙同志离去已二十五年,我们可以欣慰地告诉他,今天的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国内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预测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候中心(BCC)、东亚季风活动中心(EAMAC/WMO)、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GPC/WMO)、亚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评估中心(CEEMA/WMO)和第三极区域气候中心(TPRCC/WMO)。未来,国家气候中心还将继续围绕气候变化框架公约、IPCC和气候变化研究、气候预测等问题为现代气候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们也将以更加出色的工作告慰邹竞蒙同志。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