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悲欢之下,清明的多重文化内涵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4月01日14:13

清明,最初是一个指示气候、帮助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节气。但随着时代变迁,清明的文化内涵在逐渐扩大,与其日期相近的节日,被它兼并、吸收。清明,不再只是一个节气,而成为中国人法定节假日。在此节日,人们祭祖、踏青,交织着悲与欢两种情结,让人联想到白居易的诗句:“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曾经作为一个重大节日的寒食节,就被吸收进了清明之中,给清明带来了禁烟火、吃冷食、祭扫祖先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节可追溯至古代钻木取火。季节变化,取火需用不同树木,称为改火。换季改火之时禁止生火,所以才有了寒食节。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一到两天,也许为了休假便利,也许只是习惯成自然,这两个节日逐渐合二为一。寒食节的春祭习俗,此后也逐渐被并入清明。

先民相信人离世后,还将继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地下或另一个世界。经过一个寒冬的冰霜雨雪,逝者的居所需要维护、清扫和美化,这便是清明祭祀和扫墓的出发点。

清明扫墓,往往还包括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心灵沟通。著名学者葛剑雄曾指出,在清明祭扫祖先的过程中,个人、家族,乃至民族的重大往事,必然得到一次次的回顾和追忆,这是一种历史的形成和保存。

这是中华民族珍视自己历史的体现,传承也在这种珍视之中得以延续。虽然很多人不再相信逝者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但清明祭祀祖先的习俗依然延续,并承担着“保存记忆、沟通心灵”的功能。

寒食节给清明注入了悲伤、怀念的气息,上巳节则给清明带来更符合这个时节的欢快。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人们在沉闷了一冬之后急需调整身心,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文人雅士还喜欢在这一时节临水宴饮、吟诗作赋。《论语》中那段有名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载的就是上巳节的习俗。

由于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远,加之古时交通不便,清明郊外上坟时顺便踏青,正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上巳节的内容遂逐渐合并在清明节中一起进行了。

和寒食相似,上巳并入清明的时间也约略在唐宋之间。在唐高宗李治年间,清明祭祖时伴以游乐已成一项重要民俗,以至于认为此举对死者不够尊重的李治还专门下诏禁止:“亦有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但历史的发展说明,李治这样发自官方的禁止并无长久效力,到了宋代,原本属于三月三上巳节的习俗,已经慢慢成为了清明的一部分。

生者要祭奠亡人,也要迎春活动,在悲伤、怀念的基调之中,调和进些许欢快、轻松的情结,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逻辑。(杨叶)

(责任编辑:张林)



专题 更多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