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通济堰:储水灌溉护万民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11月02日08:40

“东来六月井无水,卧看古堰横奔牛。”千年前,苏东坡面对通济堰,道出千年感慨;而千年后的今天,通济堰依旧造福着一方苍生。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城南南河、西河与岷江汇流处,坐落着距今已有2163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通济堰仍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通济堰始建于公元前141年,经唐代重建、宋代扩修,形成了延续至近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通济堰自成一体运行,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的治水原则,创造了“以篓易石”“砌石硬堰”“铁壁筒”等工程技术,形成了“堰工局”“堰长制”等独具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谐的典范工程。

图为四川通济堰干渠 图/新津区气象局

通济堰灌溉工程为古城眉州的社会安定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孕育出璀璨的地域文化,为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济堰灌区作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灌区覆盖面积超过770平方公里,为灌区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并调节灌区区间洪水,灌溉成都、眉山两市52万余亩农田,惠及百万人口。

通济堰灌区地理位置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受气候影响,通济堰设计为拱形堰坝,为有坝引水。进水闸下游300米处干渠上,始建于宋代的“石函引水桥”沿用至今,渠水在函下自西向东流。从位置来看,通济堰渠首拦河坝修建在南河入岷江口以上约250米处,既可利用主水源南河流域广阔的集雨区域,又可利用西河补水,能最大程度保障水量供给,满足灌溉要求。

“土是根,热是劲,水是命”,春耕春播、夏季防洪、秋季蓄水,通济堰管理对气象服务有很高的需求。

气象部门的长期趋势预报是通济堰在丰水年份减少弃水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中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的作用更是渗透在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为实现最佳防洪调度,更好地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兼顾灌溉的效益,通济堰管理单位利用中期预报时效较长、径流预报准确度较高等特点,预腾库容,洪尾拦蓄;利用短期临近预报实现“遇暴雨少蓄多用,临干旱多蓄少用”的调度目标,确保防洪和蓄水两手抓、两不误。

“在今年,为做好‘旱涝急转’和‘双线作战’准备,我们与通济堰管理处专题优化了雨量现报阈值,完善了联防协作机制。”据眉山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至6月区域性暴雨集中,干渠流经的彭山区、东坡区思蒙镇、修文镇和青神县西龙镇遭受了大暴雨,他们开展了通惠河、毛河流段防汛气象服务10次;进入7月后,面对持续高温干旱,气象部门主动开展人工增雨蓄水服务34次。同时,眉山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田间调查12次,加密粮油作物生育期观测,主动向通济堰、水利、农业等部门报送趋势预测、转折性天气预报材料,为秋粮丰收提供气象保障。

(作者:严杜鹃 王悦 陈志龙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