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云海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回眸百年来时路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4年01月16日08:09

我国最早关于气象的记录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4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而我国有气象仪器记录的历史则可以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外国人来华进行气象观测,设立气象台站,清朝政府的海关气象观测也实际为外国人管理,彼时,由中国人自主的气象事业亟待发展。

后来,一群怀揣报国理想的留学青年回归祖国,其中就有对我国气象事业创建作出巨大贡献的竺可桢、涂长望等先辈。秉持科技报国理念,中国人从接管外国人的气象台,到筹建自己的气象台和测候所、发布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天气预报……他们夙夜观测,刻苦研究,终于使中国气象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由气象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回顾百年来近现代气象事业历程的科技史研究著作,作者陈学溶与诸多气象学者有过直接交往的经历。他在87岁高龄时被《竺可桢全集》编委会聘为特邀校审,花费13载为《竺可桢全集》校审。他治学严谨,在气象科技史研究中,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和查阅旁证资料,相互印证,加以辨析,严格考证追寻真相。

这本书是作者研究文章的辑录,书中史料均是亲见、亲闻、亲历得来,是难得的历史再现,补充了许多有关气象事件和人物关系的史实。

书中人物众多,有读者耳熟能详的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叶笃正、谢义炳、陶诗言等。其中,着墨最多的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作者1934年进入当时的气象研究所学习后,通过自己的亲历亲闻,以第一视角展现诸多史实与细节。

书中回忆了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往返南京、杭州多次,深感难以兼顾气象事业,几递辞呈,记录了朱炳海先生回忆下雪天未亮,他正准备观测时,忽然发现竺可桢已经在他身后……为读者再现了竺可桢对气象科学的研究日常,展现了竺可桢坚韧不拔的个人品格,严谨专注的学术态度以及关心后辈的崇高形象。

本书对于气象科技史实研究涉猎广泛,涵盖气象台站建制、气象学科发展、师承关系、人物轶事、科研成果等。时间跨度百年,地域覆盖全国各省,尤其是为海峡两岸气象科技史交流保留了宝贵资料。

回望来时路,《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再现了当初列强争霸的国土上、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百废待兴的家园里,气象先辈以科学报国、开创事业之举,奠定了中国气象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厚基础。

(作者:余靖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