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报道>2023专题>两会>气象要闻
问计代表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农业现代化,气象如何发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3月13日08:03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就明确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加强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又需要绘上何种气象“底色”?中国气象报记者问计于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气象部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应如何发力。

一问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谈及此,身在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魏巧眼前浮现出镇江新区的两万多亩田地:一千余个田块的土壤、作物、气象等信息一屏可见,农民足不出户就可“码”上管理大片农田;有数据做支撑,除草机器有条不紊地去向该去的地方,农业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按需喷施肥料……在魏巧看来,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实现“四化”,即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田灌溉便利化和农村生活电气化。其中,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标志,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将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想起他心心念念的“田园新城”——以代村为中心,产生的效益辐射周围11个村庄、1个国营农场;可盘活1万多个就业岗位。在这里,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生态居住有机融合,人们将生活在田园里、工作在田园里。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进一步勾勒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运用高科技,选择优良品种,利用智能化装备,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产品优质营养健康,产业链条长、效益高并能可持续发展。李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从业人员高素质化;实现路径和品种优质化,生产管理绿色化、轻简化、智能化;追求目标为产品数量充足、品质优良,产业链长、效益高。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艳则把握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农业科技现代化”,即推动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她表示,这也是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力求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环保且有较高产品转化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科技感、自动化、智能化,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生态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现代农业更综合的目标,对气象工作提出更复杂的要求。

二问如何“定位”农业现代化中的气象

“每天早上收到的第一条短信就是天气预报。”这是魏巧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的工作常态。喷施农药,天气最关键,“第二天要是下雨,药就白打了。”

在张艳的记忆中,去年10月,铁岭市大部地区降雪过程出现时间较常年偏早近20天,为近25年来最早。农户根据预报加紧抢收成熟作物,加固棚舍,最大限度地减少寒潮和暴风雪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现代农业体系中,从前期引种布局、选择最优耕种方式,到后期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仍然离不开气象指引。只是它发挥作用的路径不再像以往那样单一、直接,背后的运行逻辑也不再高度依赖经验。

让我们回到魏巧的故事。2017年,魏巧和爱人孙振中放弃相对舒适的科研工作,誓要像农业专家赵亚夫学习,把研究成果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刚来镇江新区时,由于缺少务农经验,很多工作不好开展,魏巧就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学习种植理论、研究气候规律,探索如何利用精准评估气候影响实现按需用料用肥、提前统筹做好耕种管收。

7年求索,一套独具特色的大田种植数字化模式逐渐成型。“模式的关键在于三个层面:立体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执行。” 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业务总监吴晓伟介绍,感知设备将捕捉的多源数据上传系统后台,天气实况、气象预报、土壤墒情、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彼此关联,在“数字大脑”的运算下,输出指导生产种植的方案;以尽可能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资,减少总用量,同时以提高人力效率为前提,这些决策指令最后将在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支持下落地。

依托数字农业技术,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土地产出率亩产增加8%至15%,年产稻谷1万吨、小麦8000吨,农田管理已从1个人管200亩上升到300亩至500亩。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对数字技术之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同样深有体会。在安徽省砀山县,当地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合作,结合当地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病虫害情况等,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出一种标准化生产模式,“用这种模式种植的砀山梨,个头大小、成熟季节都差不多。”过去利用传统种植技术只能买到一两元一斤的砀山梨,如今涨到四五元钱一斤,且销量不愁。

这意味着,气象要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不能只做信息源,更要深度参与后端的决策与执行,成为科技和服务链条中与各方紧密咬合、不可或缺的齿轮。

三问气象工作如何发力

魏巧指出,当前,农村迫切需要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问题,出路就在于要在土地适度规模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从而吸引并留住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人群。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上,气象或有可为。 “以前是‘看天吃饭’,现在是‘知天而作’。”魏巧说,“这个‘天’,指的就是气象。” 她的团队探索大田种植数字化模式时进一步发现,农业气象数据与生活类气象数据无论是关注的内容、指标、实时性等方面都存在细微差别,换言之,后者无法代替前者。而更加完善、针对农业的气象数据输出和服务对数字农业算法改进、生产管理将大有裨益。

王传喜认为,尽管现代农业正通过发展温室大棚设施、采用平台化管理等方式,尽可能减轻天气气候的影响,但具体而精准的气象服务、基于科学机理研究建立的气象灾害风险阈值指标仍很有必要。

“我知道气象信息化水平是非常高的,但如何把气象信息和服务嫁接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去,是需要思考的课题。”赵皖平建议,气象业务应“大小兼顾”,既有大尺度、大范围层面的预报预测,也要精准聚焦小尺度、小区域的个体化需求;既有科技感、数字化,也要有温度、接地气。

曾开展过藜麦引种试验的张艳发现,藜麦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光照、温度、水分敏感,如果能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养分、土壤酸碱性特征等信息,分析研究藜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降水、温度等需求,就能更好地为藜麦引种、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因此她建议,可通过建设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等“织密”观测站网,同时加大农业气象服务科研力度,建立实用性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为农业防灾减灾、科学抵御风险提供支持。同时她还关注到,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为一种新思路,例如气象知识和服务也可以借由App等最大限度连接千家万户。

李强说,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显著改变,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加剧了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高对农业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度,同时进一步摸清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底数和变化规律,加强气候预测,这不仅可以为当下不同作物轮作茬口安排、适应性品种选择等提供信息支撑,也可为未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陈晓颖、马东雷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叶奕宏 曾韦娜 王燕 张奎松 樊晓华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