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深度
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工作系列报道⑪
辽宁:提质增效 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5月30日07:45

辽宁省气象部门持续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围绕辽宁实施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维护“五大安全”,融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凝聚多层次、多部门合力,完善试点带动机制,发挥沈阳、大连“双核”作用,促进“一圈一带两区”气象服务保障协同发展。

高位统筹谋划 推动试点见成效

2022年7月13日,辽宁省政府召开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辽宁省省长李乐成强调,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辽宁省副省长王明玉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就是抓生产力、抓安全生产、抓民生。

通过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省部合作、局市合作政策有效衔接等举措,辽宁省建立健全气象业务主动互动联动机制,建立了“省级引领指导、市级带动县级、纵向整体发力、横向融合提升”的集约化发展体系,在落实决策部署上见实效,聚合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的整体效应。

辽宁省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平台。辽宁省气象局供图

多部门联合联动,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健全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省委宣传部组织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播发“绿色通道”,省科技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印发气象科技发展规划,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地方气象机构增设专业技术岗位,省教育厅扩大高校气象及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省发改委批复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等重点工程项目立项实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纳入暴雨、气象干旱等预警标准,省防办根据气象预报预警发布气象预警警示通报、洪水预警警示通报和重要水情警示通报。

在与多部门的长期合作中,气象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辽宁省气象局与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高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气象预测预报预警水平;与省自然资源厅建立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双向共享机制,共建共享观测设备;与省生态环境厅共享大气环境超级站监测数据,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系统保护等领域研究;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学校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在气象领域融合应用。

深化局市合作 主动作为抢先机

辽宁气象部门加大力度促进局市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大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共同改善气象事业发展环境,推进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合力。

省气象局与抚顺、本溪、营口、辽阳、朝阳等5市政府签署局市合作协议,并与丹东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各市气象部门深刻认识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的意义,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沈阳、大连、鞍山、本溪、锦州、葫芦岛、营口等7市气象局经市政府领导批示后,印发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将“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气象重大工程建设等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中。

“北极航道”天气预报业务制作平台。辽宁省气象局供图

在应对极端天气过程中,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积极与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加强联动,确保安全度汛。2022年8月3日夜间至4日凌晨,开原市出现罕见的局地短时强降水,上肥镇挠贝村小时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叫应市政府应急责任人、基层气象信息员,当地深夜转移400余人,未出现人员伤亡。

“气象部门的叫应非常及时,为我们县乡两级政府防汛救灾作出重要贡献。”开原市副市长张国军认为,气象与各部门快速联动,对基层防灾减灾起到了关键作用。

打造精细服务 因地制宜促发展

围绕经济发展、城市运行、市民生活等领域,辽宁气象部门大力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智慧气象服务,强化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作业、船舶航行、海洋牧场等领域气象服务能力,强化辽西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和辽东绿色经济区特色气象保障服务,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沈阳、大连、抚顺等市气象部门天气雷达新建、迁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构建了大城市气象服务气象监测网。沈阳市气象局开展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网建设,大幅提升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大连、丹东等沿海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建设海洋牧场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打造“农业气象服务+专业服务”海洋牧场服务模式、“气象监测+水文监测”模式、“气象部门+高等院校”合作模式,建立“实时监控+直通服务”的服务方式。2022年8月1日,从大连出发至德国不来梅港的“北极航道”沿线城市天气预报产品在大连市气象业务平台上线,开启远洋气象服务的新探索。

抚顺、本溪、朝阳等气象部门推进与政府的合作协议落地,推进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气象保障,在辽西北农业生产重点区和辽东绿色水源涵养区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试验示范区,优化辽西战略先导区农业全产业链气象服务模式,发挥“中国天然氧吧”等气候生态品牌价值,助力辽东绿色经济区气候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铁岭气象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成立黄金玉米带气象服务中心。葫芦岛省级花生气象服务中心在早霜冻期间指导科学组织农机调配,“立足本地,辐射全省”的建设目标初步实现。朝阳农业全产业链气象服务中心延长服务链条至农产品储运、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政府主导、气象部门承办的朝阳名优特农产品源头直供基地开始运营,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按照“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产品服务模式,朝阳市气象局开展基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农产品气候品牌建设,为特色农产品贴上“气候身份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其中,北票红干椒和孙家湾大枣的销售价格同比分别提高9%和33%,去年率先开展现代农业全链条气象服务试点的“建平王老汉红谷小米”每亩增收达30%,实现效益提升。

(作者:蔡冰 张凯 周恩泽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