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技术赋能 助力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日期:2022年03月15日10:38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数字时代5G、VR、AR、元宇宙、区块链、数智人、NFT等新概念新技术新场景频出,科技创新如何助力新闻出版业实现更大发展?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机遇:

  用新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

  2021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元宇宙概念,成了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表示,目前,元宇宙还处于早期阶段,应本着双管齐下的原则,加强监管与鼓励创新二者并行,但监管要走在创新前头,抓住元宇宙为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元宇宙生态主要包括硬件与技术、内容与应用两大方面,元宇宙将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技术环境和创新环境带来巨大变革,必将成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创新的数字文明。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文物题材艺术作品频频“出圈”,文物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这些文化基因都可以通过元宇宙进行在线展示,让年轻朋友通过他们喜爱的数字化虚拟空间的方式了解和感知中华文明,感知当时的历史场景。

  如何用元宇宙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有辉煌的历史文化,我们有很多对世界作出贡献的文明创造,不仅仅是四大发明,还有其他的技术和发明,这些都可以通过元宇宙的方式,让世界朋友了解中国。我对元宇宙、AR/VR等技术在宣传普及考古成果、弘扬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寄予厚望。”王巍说。

  5G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铺路石”,是稳定就业供给的“压舱石”,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金刚石”,是振兴科技强国的“试金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勇指出,2021年,元宇宙规划互联网平行世界的蓝图,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共生等概念预示着未来数据要素的持续爆发式增长。

  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优质知识内容供给也日益充分,形成“知识普惠”效应。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传统文化内容广受短视频、直播观众欢迎。以“李子柒”“只露声音的宫殿君”“上戏419女团”等一批青年文化传播者为代表,“国风田园”、古建筑、传统戏剧等内容屡屡“破圈”,助力培育青少年及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

  瓶颈:

  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字化整合传播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VR、AR技术利用其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的显著优势,令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发生了显著变化。5G、VR、AR等新技术在赋能行业发展中面临哪些瓶颈?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结构不平衡、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以及创新人才保障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依旧突出存在。其中,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坦言。

  尽管我国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丰富多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增长也空间巨大,但存在的隐忧也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表示,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分布不均衡,数字出版运营有待进一步健全。当前数字出版资源平台主要由技术服务商、渠道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三方构成,平台资源整合迭代升级不够及时。数字出版基础理论建设尚不够成熟。目前,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对此开展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

  万捷指出,虽然元宇宙看上去拥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还只是一个尚未成形的新兴事物,元宇宙及其相关应用场景,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因此要特别注意企业和资本跟风带节奏,盲目投资、抢注商标、误导市场等行为。

  张云勇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明确数据要素权属,推进数据资源的合规采集、安全存储、可信应用、适度共享等是数据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统文化传播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张颐武表示,但仍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内容鱼龙混杂;优质知识文化内容传播工作缺少统筹;知识文化内容传播人才储备不足。

  谈及提升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刘忠斌认为,在科技信息时代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优势,破除行业壁垒,加强多方协作,怎样做到相关遗存间及与其他资源间的串联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如何形成统一整体而又能使各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并利于数字化传播,是该类遗产保护发展的一大难点。

  发展:

  服务“十四五”实现高质量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品体系更新、商业模式升级、共享平台建设等,都需要传统出版企业尽快走出数字出版的现实困境。

  为此,别必亮建议,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丰富数字出版的产品供给。二是规范前后端分成与平台运营行为,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三是整合平台资源,加强新兴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统筹全局、协同发展,建构数字文化产业体系。四是加快新闻出版智库建设,加大数字出版人才培养。

  5G、VR、AR等新技术如何更好地赋能行业发展?如何应对挑战,化“危”为“机”?还有哪些需要完善、改进?张颐武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设置知识科普、传统文化传播专项,提升社会、公众对相关议题的重视;允许、支持科教文艺工作者利用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合理创收,激励优质内容。

  数据治理亦应以人为本,以个人身份信息为基础,建立数字信任,保护个人隐私,实践数据管控。张云勇表示,可通过构建国家级可信数字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将可信数字身份关联于数据管理与数据控制,运用可信数字身份认证赋权数据采集、存储、应用、共享、删除、查询、修改、知情同意等操作,进而推进数据治理体系的完善。

  同时,张云勇建议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等强化对可信数字身份认证的宣传及科普,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各行各业提升对可信数字身份的关注度和信任度。

  “十四五”时期是建设我国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的关键期,建立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数字出版人才队伍是必然选择。孙寿山建议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将“数字编辑”纳入到修订后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体系范围内,并明确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二是研究建立数字编辑相关的岗位设置和能力要求规范等系列行业标准。三是建立考评相结合的数字编辑人才培养体系。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和现实融合的世界,无论是坐拥海量传统文化资源IP的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还是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已经率先掌握大数据、数字化采集、虚拟现实、VR装备等领先技术的科技企业,在元宇宙这一全新赛道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万捷建议,一是应将元宇宙产业纳入政府文化相关部门的监管范畴,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二是应尽快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框架下,制定和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对元宇宙发展进行约束,明确法律性质、交易方式、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三是要加强风险防控。元宇宙的发展所面临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更加复杂、更加隐蔽,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积极开展风险研判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防范意识。

  (原标题:技术赋能 助力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记者:李美霖 洪玉华 张君成 隋明照 责任编辑:颜昕)



专题 更多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