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我国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9月14日08:55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气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6日隆重召开。从今天起,中国气象报开设《喜迎二十大》专栏,回顾总结十年来气象高质量发展历程、成就,展现广大气象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面貌,反映各级气象部门以优异成绩和昂扬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敬请关注。

气象成就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取得长足进步,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预报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字当先,监测为基。中国气象局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统一规划、统筹推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以预报精准为目标提升气象观测能力,以服务精细为目标增强观测的针对性,以气象预报服务提供有效供给为目标提高监测精密的业务质量和效益。

十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提升综合应用水平,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化气象探测装备,同时在全球监测中发挥作用,提升全球气象资料获取和共享能力。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由7个大气本底站、25个气候观象台、超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3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7颗在轨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雷达监测网规模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如今,我国乡镇地面气象观测站覆盖率达100%;建成1093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数量是2012年的4.5倍。随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进入自动化时代,观测频次提高4至8倍,数据量增加5倍以上,数据传输速度优化至秒级。我国还建成了8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7个大气本底站,观测业务自动化、站网布局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观测业务示意图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供图

十年来,中国气象局出台各项工作方案,推进雷达业务“边试验边改进、边试验边应用”,促进观测与预报服务互动,基本实现雷达软件硬件设施国产化,统一全国雷达台站端软件,建立天气雷达装备和业务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雷达资料“台站—国家”两级质控体系,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实现即扫即传,业务可用性达99%。

十年来,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不仅解决了天气预报对于气象观测精度的需求,还实现了气象卫星性能升级、定量化应用。风云气象卫星从十年前每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才生成一张云图,空间分辨率为几公里,到如今,产品时空分辨率最高可达1分钟和250米,更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通过合作建设风云气象卫星海外直收站、加强风云气象卫星数据产品共享等,我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目前已覆盖124个国家和地区,有30个国家注册成为风云气象卫星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国际用户,向42个国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

针对规模庞大、管理难度高的气象观测系统,我国建成覆盖气象观测业务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了ISO9001认证证书,气象观测质量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李悦)

气象成就② 陆基观测篇

更精更密织牢地面“网”

气象观测是预报的基础,预报的精准需要对更精密的观测数据进行初始值代入和结果检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时代,近4万个乡镇实现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站网布局持续优化,建成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十年间,我国地面观测业务飞速发展,为更精准预报天气、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迈入自动化观测时代 实现减负增速提效

一支2B铅笔、一沓自记纸、一台电报机,曾是基层观测人员的“老三样”。不管刮风下雨、高温严寒,一到观测时间就得往外冲,有的观测员面对台风暴雨,绑着绳子获取数据,有的在夜里,面对蛇虫鼠蚁,克服恐惧记录天气信息。在一些艰苦台站,观测业务的开展尤其艰辛。

地面观测作为最基本的观测业务,要求所有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实施同样的观测项目,并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提供全球交换的基本气象要素直接观测资料。不管是在高原、海岛,还是在戈壁、边境,观测站在哪里,气象工作者就在哪里。

2020年4月1日,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正式迈入全面自动化时代,观测业务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自动化后观测频次比人工观测提高4倍至8倍,数据量增加5倍以上;观测数据传输用时由分钟级优化至秒级,到报完整率达99%以上,传输频次从5分钟一次缩短至1分钟一次。

如今,地面观测配合高空观测、空间观测,已形成立体化、网格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具备对大气三维综合状态和空间天气信息的实时获取能力,实现对基本气象要素的“分钟级”全空间覆盖,观测业务整体实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建成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 近4万个乡镇实现全覆盖

贵州省气象部门完成144个新型智能自动气象站建设,四川省气象部门完成296个自动气象站建设……自2021年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以来,西南地区的监测“短板”,正以惊人的速度得到“补强”,为更准确预报原来难以捉摸的西南地区天气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我国观测站网不断发展的一个侧影。作为补短板工程的重头戏之一,观测站网的密布,将有效提升灾害性天气精密监测和短时临近精准预报的能力。过去一年,气象部门新建或升级自动气象站2000个,聚焦补短板工程,今年提出又新建763个、更新1054个自动气象站等一系列目标。

截至2021年底,我国拥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0930个,省级常规气象观测站55719个,加上其他类型的地面观测站点,目前,我国已建成7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其中,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数量更是达到2012年站点数量的4.5倍。2020年,全国1185个贫困乡镇自动气象站建成运行,贫困乡镇和全国近4万个乡镇实现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覆盖,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再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再巩固。

十年间,气象部门还推动观测设备不断革新,推动冻土自动观测等一批新型技术装备试验试用。研制在深远海、高海拔、极寒、酷热、台风、强辐射、重污染等极端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气象观测设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硬件结构设计与主被动防护措施相结合,增强观测设备的抗风、抗冰、耐盐雾等耐候性。

福建闽侯雪峰雷达 图/王晓佳

建设25个国家气候观象台 生态文明建设有了硬核支撑

国家气候观象台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出发点,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立体观测的国家级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站。它们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等战略的基础,也是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不断补强优化站网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2019年,我国对外公布2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名单,2021年,国家气候观象台名单进一步扩充,新增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候观象台总数达到25个,涵盖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建成一批运行稳定、观测项目齐全、规范标准统一、数据质量达标的国家气候观象台,具备气候系统多圈层监测能力,并在相关科研领域取得突破。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打造一批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国家气候观象台。(文科)

气象成就③ 海基观测篇

从“蔚蓝”走向“深蓝”

6月26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抓住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后在热带洋面留出的“空当”,开始发展壮大。几天后,它成长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暹芭”,并在登陆后一路北上,带来持续风雨影响。

当前,通过一张在“海、岸、天、空”拉开的海洋气象观测网,让我们在面对这一裹挟巨大能量而来的灾害天气时,有了精准预报和充分防御的底气——从“暹芭”生成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牢牢锁定,行进路径和强度变化信息被快速“破解”;时至“暹芭”向西北方向奔广东沿海而来,一路上由布设在海岛、海上平台以及“隐藏”于汹涌海面之上的漂流浮标,不断通过北斗通信系统将“暹芭”所经之处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海表温度信息快速回传;当已无所遁形的“暹芭”逼近近海时,岸基海洋气象观测站的加入则让这张观测大网更加严密,并最终在台风“跨”上陆地的那一刻算出了精准的登陆时间和地点信息……

这是近年来每个台风季都在上演的“追捕大片”,也是十年间,气象观测从“蔚蓝”走向“深蓝”,“解码”海洋气象的一个缩影。

9月8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随着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一期工程完成,中国气象局已初步建立了以沿岸及近海海域为主的海洋观测网,以及覆盖我国近、远海的极轨、静止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业务,一个较为完备的海洋气象观测体系已经形成。

全球天气和气候的重要驱动因子来自海洋,海洋孕育了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热带气旋活动等不同种类的天气气候现象,也催生了破坏力极强、影响广泛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扩大,海洋观测、研究和服务愈发重要。

然而,海上观测远比陆地观测困难。实际上,气象观测从“蔚蓝”走向“ 深蓝”,并非把“海洋”和“气象”简单相加就可以完成。从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到各种各样的海洋气象观测核心装备,自主攻关势在必行。十年中,探索从未止步——

山东省日照市新型海上浮标站 图/崔广暑

作为远洋最重要的直接观测手段,当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已具备业务化水平,可对气温、气压、风、海表温度、盐度、洋流等气象、水文和海洋要素进行探测。这背后,仪器开发、卫星通信技术应用、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于一体等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

随着大型无人机在“海燕计划”中的亮相,我国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观测的这块重要“拼图”被成功拼上。大型无人机在能够搭载多种气象探测载荷的同时,还能通过下投探空仪,进行海洋气象多要素、多维度以及高分辨率的全方位探测……

技术进步,正在彻底提升系统监测海洋的能力。当前,由800余个岸基海洋气象观测站,包括海上平台、浮标、海岛、船舶在内的500余个海基海洋气象观测站,以及无人机、风云气象卫星星座组成的海洋气象观测网正在连续提供数据。

在此基础上,以热带气旋、海上大风、海雾、近海强对流为主的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进一步发展,西北太平洋台风预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建立了海洋气象公共服务业务体系,开展面向港口及跨洋航运、海上石油开发、近海渔业养殖和海上捕捞等海洋专业气象预警服务。

海洋气象监测的探索远未止步。在新形势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经济建设、海上安全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对海洋气象支撑保障服务提出新需求,要进一步提高海洋气象研究和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在中国气象局的推动下,气象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系列举措正不断落地——今年,中国气象局承担的《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实施,三期工程启动筹划;今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和青岛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正式揭牌,为海洋气象科研业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时期,在“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发展战略下,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海洋观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推动构建海基、陆基、天基、空基多种资料有效融合的海洋气象观测网络,为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提供支撑。(卢健)

气象成就④ 空基观测篇

捕捉风云变幻的“侦察兵”

7月4日15时30分左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发生中等级别龙卷风,由台风“暹芭”引起的超级单体风暴在雷达回波中较为明显。

在龙卷风高发地区的江苏省高邮市,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与江苏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后,成功捕捉到2020年6月12日14时高邮市城南新区的多个龙卷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雷达、探空等为主的空基观测能力不断提升,空基观测数据和产品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预警和重大活动、赛事气象服务保障等。

优布局——推动地空天一体化协同观测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236部由S波段和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气象雷达网,近地面1千米覆盖范围超220万平方公里,传输时效从8分钟缩短到50秒,业务可用性达99%。

中国气象局组建雷达气象中心,出台系列雷达发展规划,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天气雷达效益发挥,创新发展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气象卫星等装备智能物联和同步观测技术方法,推动地空天一体化协同观测技术发展,不断填补新一代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以下简称“垂直观测网”)等监测盲区。

今年汛期,我国首部S波段相控阵双偏振天气雷达——福州闽侯雷达进入关键技术调试期;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ROSE2.0)正式业务运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华东、华南多次强对流过程中大显身手;雷达拼图系统V3.0投入业务试运行,更新频次由10分钟缩短到6分钟。

中国气象局组织攻克了北斗导航探空技术难点,研发出我国第三代探空系统。该系统采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探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次放球获取“上升—平漂—下降”三段探空资料,实现了从定时定点接收观测数据向实时智能组网接收的技术变革。目前,已在广东等地开展观测试验,为后续探空业务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应用一代、预研一代”方案和下一代天气雷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要求,雷达气象中心逐步建立气象雷达装备研发新模式,雷达硬件研发逐步走上标准化发展轨道,大力推动了相控阵气象雷达等大型高精度观测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风云四号B星监测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看效益——广泛应用于多时空多场景

8月初,雷达气象中心根据气象雷达生态监测数据,发布云南、湖南、安徽等7个省农业迁飞害虫飞行路径、起落点等监测材料,并提示草地贪夜蛾已迁入河北唐山、天津一带,为相关部门、区域以及农民精准防治提供依据。

开展空中迁飞生物监测和服务,是基于天气雷达的多场景应用之一。近年来,以雷达、探空、垂直观测数据和产品应用为核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开发定量降水估测算法、回波智能外推算法、粒子相态识别算法等,研发了强对流追踪识别、强对流天气外推预警产品;改进雷达数据传输方式,将时效从442秒缩短至50秒。

基于强对流追踪识别等产品,6月12日16时,根据天气雷达回波线状对流系统形成快速发展强回波超级单体,随后形成清晰的中气旋和强回波核心信号,雷达气象中心快速将“直径较大的冰雹灾害已经形成”这一重要信息发出,并与前方预报员及时互动,为北京市气象台预报强对流天气提供重要依据。

天气雷达基数据三维拼图系统(V3.0)集数据质量控制、产品生成、数据分析、发布服务等于一体,2017年台风“天鸽”的“CT图”被网友刷屏。假相当位温、三维风速流场、台风暖心结构3个体绘制产品,不仅可以看到2021年台风“烟花”外观结构图,还可以看到台风内部的涡旋信息。

在超大城市气象观测试验中,13个由Ka波段云雷达、微波辐射计、L波段风廓线雷达、气溶胶激光雷达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组成的温度、湿度、风力风速、气溶胶、水凝物等5条廓线超级站,其试验成果在北京冬奥会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等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第二季度业务结果统计显示,天气雷达资料应用在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的应用占比从2012年的不到2%提高到55%;2021年5月统计结果显示,探空资料对全球预报贡献占比约为16.3%;2016年,24小时内云分析同化雷达反射率可提高10毫米以上量级降水预报评分5%至18%;2020年,CMA-MESO同化应用天气雷达径向风资料后,进一步提高了近地面要素的预报能力。(作者:简菊芳 姜立鹏、江源对本文有贡献)

风云气象卫星示意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气象成就⑤ 天基观测篇

铸造大国重器“星”献中国智慧

今年汛期,全球多地遭遇了极端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而在预报预警、抵御灾害的众多力量中,有7颗风云气象卫星正在地球上空“紧盯”风云,高效工作,为气象防灾减灾输出各类卫星监测产品——每15分钟生成一张全圆盘云图,5分钟生成一张中国及周边区域云图,1分钟生成一张指定区域云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中国气象局持续强化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推动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坚持自主创新 有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星”

随着7颗风云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气象卫星自主研发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北极圈到南极大陆,“1+4+2”的风云气象卫星地面站网布局更加优化,全球卫星观测数据获取时间缩短到两小时以内。

十年间,我国极轨气象业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并完成三星组网观测。2013年9月,风云三号系列首颗业务星C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升级换代。2021年7月,“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2016年12月,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风云四号A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案,与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相比,星地系统功能和性能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圆盘成像时间由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对中国区域可实现每5分钟一次观测覆盖,最高分辨率从1.25公里精细到500米;在全球率先实现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应用。2021年6月,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其搭载的国际首个昼夜快速成像仪,可实现1分钟间隔250米分辨率的区域观测。

十年来,一项项指标、一个个数字,见证着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跨越式发展。三轴稳定、大气“CT机”、对月定标、“星地一体化”“分钟级”快扫……一项项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背后,都凝聚着气象与航天科技工作者对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遥感应用落地开花 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

为提升风云卫星遥感在气象核心业务和多领域应用质量和效益,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屋建瓴,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印发《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风云气象卫星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风云卫星应用先行计划。

高位推动,落地有力。十年来,“风云家族”从12颗壮大到19颗,卫星遥感应用成绩斐然。经过十年的发展,风云气象卫星已实现从定性应用到定量精细化应用的转化;并研发出大气、云和辐射、空间天气、陆地、生物、冰雪、海洋等上百种遥感产品,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我国已基本建成涵盖国省气象部门、面向各行业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遥感应用影响力大大提升,关键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遥感应用也在天气分析、数值预报、气候预测、生态环境监测、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等多领域落地开花,数值模式卫星数据同化能力显著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时效显著提升,卫星遥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品日益丰富,得到多地政府的认可,支撑人工影响天气的云物理特征参量产品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风云气象卫星已发展成为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定量化水平最高、离百姓最近的卫星,被誉为知冷知热的“百姓星”。

护航“一带一路”做服务全球的“中国星”

今年6月20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在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75次届会上宣布,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两颗风云气象“新星”的主要数据产品将向全球用户开放共享。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通过建立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开通绿色数据通道、开发定制软件和产品、援建直收站以及组织培训等方式,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2018年,被誉为“一带一路星”的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开启了风云卫星国际服务的新纪元。而去年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填补全球民用天基气象观测系统的空白,与风云三号C星和D星组网运行后,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资料,对完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凭借先进的技术、稳定的业务运行和高质量的数据产品,风云气象卫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如今,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覆盖国家和地区达124个,其中包括9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防灾减灾方面,已有30个国家注册成为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成员;风云气象卫星加入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值班卫星序列后,已为印度、菲律宾等40多个国家提供应急保障服务近70次……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网中的“主力军”,成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王美丽)

气象成就⑥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篇

坚守质量初心 实现与国际接轨

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

时值九月,又是一年全国“质量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结合世界气象组织(WMO)2013年印发的《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和WMO质量管理框架(QMF),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一国际认证在我国气象观测领域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根基牢固,事业才能长远。气象观测是气象事业的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观测关键环节监管、提高数据质量和管理效率、增加数据有效供给,促进观测业务运行更加稳定高效,推进气象观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我国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国际认可度。

理念的变革,标注思想深度,决定行动力度。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管理理念创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这棵“大树”从根系到枝叶都跃动着蓬勃生机。

这是业务质量的“体检证”——

刀刃向内,固本培元。从中国气象局领导带队调研德国气象局(DWD)质量管理体系成效经验,到2017年至2022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连续6年关切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从2019年气象部门第一批16个单位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场审核到2020年全面取得认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从2021年梳理出由710项观测规范标准构建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制度树”,到2022年聚焦大气成分观测业务领域进行“解剖麻雀”……气象观测业务流程愈加系统性、制度化,管理效率逐步提高,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而今,看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平稳运行,气象雷达、探空系统、大型无人机等组成协同观测“阵型”,海洋、流域、山区等观测空白加速填补,风云气象卫星国际服务格局进一步打开,近8万套、340余种型号装备构成的国家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和空间气象观测网——陆海空天一体化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更显协同高效,每日观测数据量达15TB。

这是数据产品的“信用证”——

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是一条装备列装、数据获取、质量控制、运行监控、数据服务、应用反馈、评估改进的“流水线”。通过运用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的“PDCA循环管理工作方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审核组给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打出高分。

而今,看观测业务质量提升成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组织全国气象观测质量会商,设置质量首席,打通设备-数据-质控-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湖南全省各类气象观测站总故障频次下降25.5%,启动故障抢修程序的时间由“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广西打造覆盖观测业务全流程的数据质量“防护网”,并从用户出发加强对东盟国家的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贵州开拓思路,结合防雹试验,将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领域;湖北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更敏捷、更贴切、更有序的气象装备保障增强服务韧性,给业务加装“稳定器”——质量管理体系已向气象信息管理、决策气象服务、防雷、人工影响天气等业务拓展。

这是国际信任的“通行证”——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要求的空间天气中心准入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伴随风云气象卫星数据质量全面提升,ISO9001认证的“国际通行证”作用日益凸显,卫星资料的国际认可度排名不断提升,气象卫星服务全球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帮助中俄联合体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成功申请成为ICAO第4个全球空间天气中心。

而今,中俄联合体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持续为全球民航用户提供更精准、更贴合实际的空间天气服务产品;使用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国家和地区增至124个,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台风、强降雨等监测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的成果和经验,将继续为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王亮)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