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筑牢防线 守护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2年09月16日08:19

气象成就⑫

十年,对中国气象防灾减灾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效益的跃升——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由2012年的0.65%下降到2021年的0.29%;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2021年创历史新高,达92.8分。

是能力的增强——建立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1%;人工增雨覆盖500余万平方公里,防雹面积达50余万平方公里。

十年间,需求一直在变: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到“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到“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出积极贡献。

夯实机制 拧紧应急联动机制链

6月的南方深受暴雨所困,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以气象预警为先导,防灾减灾链条迅速拉紧拉实,在极端暴雨洪涝面前交织成守护“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实防线——

在广东英德,市气象局实施分镇预警机制,针对易受灾乡镇、中小型水库、偏远山区等地方特点,或电话“叫应”,或启用大喇叭、锣鼓等方式提醒群众,在来势汹汹的北江洪峰面前为资源调度和群众转移提供有力支撑;在广西柳州,暴雨凌晨来袭,市应急管理与气象部门联合探索的“三停”机制立即启动,为社会肌体各个“细胞”快速进入防灾状态打出提前量;在重庆璧山,暴雨红色预警一经发布,迅速通过区住建委建立的“璧山物业”通知群“铺满”128个小区,最大限度减少暴雨影响……

这些生动实践,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成果的鲜活注脚。

十年来,气象部门——

高位推动,立稳顶层设计的“梁柱”。随着《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建设的通知》《中国气象局推进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印发,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下,全国已有155个市、675个县将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权责清单纳入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多个省份修订和建立新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或有关应急制度,2090个县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8万个乡镇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15.47万个村(屯)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

分类施策,优化部门联动的“链条”。当前,中国气象局已建立由30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制度,气象灾害信息双向共享部门达到508个。气象与发改、公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体育等部门密切合作,在疫情防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交通应急联动、山洪灾害防范与江河湖库调度、农业防灾减灾、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等重要领域联合发力,建立常态化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各地气象部门也纷纷探索建立适合本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节奏的部门联动机制,如深圳“31631” 气象预报工作机制、贵州“三个叫应” 预警联动工作机制、浙江“网格+气象”模式、湖南“631”递进式预警模式、福建“1262”精细化城乡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等。

动员各方,凝聚防灾减灾的合力。营造气象灾害与风险识别、防范的社会氛围,既需要强化社会意识,也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气象部门一方面充分利用气象全媒体矩阵,遴选、培育气象科普专家,在灾害性天气来袭前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推动气象科技和科普知识走进千乡万村,并在学校、企业、社区等播撒防灾减灾避灾的意识火种。近年来,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稳步提升,2021年达80.76%;同时充分调动基层力量,现有65.3万名信息员、1009个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联合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创建639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提升能力 高筑灾害风险“瞭望塔”

今年入伏以来,湖北大部分地区受持续高温影响,遭遇罕见干旱。早在汛前,湖北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决策服务信息指出,梅雨期降水偏少,谨防后期高温干旱。省委、省政府根据气象预测一手抓安全度汛,一手抓蓄水保水,为后期保障农业用水、城乡供水、生态蓄水等增添了底气,气象预报预警先导作用受到充分肯定。

“先导性”正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了助力防灾减灾救灾关口前移,前沿“阵地”上,气象筑起一座灾害与风险“瞭望塔”——

坚实的“塔底”来源于对气象综合灾害及风险日益清晰的认知。除了推进各项剖析灾害性天气机理的试验项目以外,中国气象局党组坚持狠抓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建立了横向衔接、纵向协作的普查组织体系,组建了以国省为核心、市县参与的普查骨干队伍。截至9月15日,完成试点“大会战”和11个重点县、“一省一县”和“一省一市”等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成果汇交,全国危险性评估区划总体进度超过90%。同时,国省两级探索普查成果应用,在重大气象灾害定量化风险预评估、预警发布标准、极端强降雨及台风风险研判、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等方面屡见成效。

9月13日,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局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在台风来临前检查CMACast卫星小站、舟山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运行状况,为迎战台风“梅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图/文 林伟

高耸 “塔身”上的一砖一瓦来自于不断增强的监测预报能力。当前,气象部门已基本建成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可从陆海空天四个维度全方位“捕捉”气象灾害踪迹;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数值预报模式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缩小至65公里;高速气象网络、海量气象数据库和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起“云+端”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系统及产品(CRA)已业务化运行……同时,气象部门仍在砥砺前行,分流域、分区域、分领域制定26个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塔顶的“烽火台”则是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防灾减灾行动力的关键。用户需要什么样的预警,怎样确保预警“发得出、看得懂、用得上”?气象部门一直在努力:一方面合力攻关,中国气象局先后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探索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应急广播播发和短信精准靶向发布试点,从技术层面解决预警发布效率和网络安全问题,并已在技术融合、数据对接、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同时,作为国家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的一部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成立了国、省、市、县四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公众覆盖率达95.1%,预警发布时效达到3至8分钟。另一方面刀刃向内,围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针对性不强、内容不规范、多级重复发布、阈值标准不适应防灾减灾需求等问题,于4月启动预警信号调整工作,让灾害预警指标更加因地制宜。

新征程上,气象防灾减灾正瞄准“早、准、快、广、实”,初心如磐——始终把人民安危放在第一位。

(作者:叶奕宏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