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全球降水星家族首添“中国造” 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4月16日09:38

■ 系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载荷降水测量雷达是国内首次研制,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

■ 我国自此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4月16日9时36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搭乘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继美国、日本联合发射专用降水测量卫星之后国际上第三颗发射的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全球降水星家族首添“中国造”。自此,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降水是地球能量和水循环的重要过程,是天气预报的重要要素,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从2006年起,中国气象局高位部署,对标国际前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逐步推进降水星的立项研制和科技攻关。该卫星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全球降水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显著增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性天气系统云和降水监测、预报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4月16日9时36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搭乘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风云三号G星配置了降水测量雷达、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成像仪、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等4台业务载荷,其主载荷降水测量雷达是国内首次研制,整星采用主动降水测量与被动微波、光学成像遥感相结合的方案,并通过中继技术开展业务数传,实现全球中低纬度地区云和降水参数的高精度遥感探测,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地面系统可为业务应用提供数算一体的数据和IT资源支撑平台,以实现业务数据全流程质量监视。

视频拍摄制作:刘芃利 刘向东 张国文 王衡 钟志峰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祝贺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并向为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表示敬意。他指出,风云三号G星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发射的又一颗气象卫星,也是第20颗风云气象卫星,它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低轨气象卫星星座组网布局,有助于发挥我国低轨气象卫星观测网的整体优势,将显著改善全球暴雨等灾害早期预警能力。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欣闻风云三号G星的发射。几十年来,他持续关注中国风云气象卫星计划的发展动态。他表示,风云气象卫星是具有全球先进水平的气象卫星,其数据对很多国家的诸多行业十分有用,尤其是对欠发达国家。他代表世界气象组织感谢中国气象卫星领域的开放数据政策在全球气象能力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指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曹晓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受访时表示,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首颗对降水进行主动测量的卫星,通过星地雷达融合应用可实现全球三维大气、云和降水结构探测,将应用于台风、暴雨和其他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同时在生态环境、能源、农业、健康等领域发挥作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深耕暴雨等天气预报领域多年,他表示,风云三号G星将进一步深化对降水和云的三维结构、云微物理特征的科学认识,期待该星在天气预报领域的业务应用。

风云三号G星考核寿命为6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卫星载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制,发射、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系统部组织实施,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气象局负责研制建设和运行。

    4月16日9时36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搭乘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王衡 摄

未来6个月,风云三号G星将按照“边测试、边应用、边服务”思路开展在轨测试,以充分验证卫星平台、载荷、星地一体化指标,并全力应对主汛期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 

根据计划,我国还将在今年8月发射一颗风云三号上午星。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正持续为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

(作者:王亮 刘淑乔 刘倩 责任编辑:颜昕)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