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要闻
重大政策研究成果系列报道④立足新形势 统筹气象数据安全和发展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日期:2023年05月09日08:29

气象数据是地球系统科学重要的基础性数据之一,也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高价值数据之一。气象数据不仅关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也关乎国防安全。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气象数据的开放和流通进一步加快。让数据安全流动起来,让大家用得放心和安心,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渐已成为公共话题。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2022年,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牵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发展与规划院共同承担了“气象数据安全管理和有序开放”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围绕气象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开放共享以及气象数字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分析。立足地球系统大数据中心建设,明确气象数据安全管理和有序开放工作边界,将气象数据安全管理贯穿于气象数据全生命周期。发掘气象数据实现高价值的方式和途径,探索完善气象数据产权运行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气象数据有序开放共享。

建立“全流程”气象数据安全管控边界

传统气象数据安全管理采用“保险箱式”或“救火式”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数据安全要求。为保证持续保持安全状态需采取必要措施,从以网络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保护策略,确保气象数据各环节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实现气象数据有序开放,需要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国一体化气象大数据体系,将事前评估和持续监督相结合、风险自评估与安全评估相结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建立“收管用一体”大数据资源体系

打造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聚焦地球系统大数据中心建设,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集中打造一个权威的地球系统大数据资源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与交换流程,形成“全球覆盖、要素完备、标准规范、质量可信”的地球系统大数据资源体系。

建立统一的权威数据产品体系。加强高价值的气象数据产品产出,形成内容丰富、标准统一的高质量气象数据产品体系,营造内容丰富的气象数据要素市场环境。提升气象数据融入生产环节和社会治理过程的规范性,强化气象数据赋能,推进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与应用。

建立“责权一体”安全有序开放格局

建立统一的“数据确权+价值评估”体系。探索和建立气象数据产权运行基本框架,建立气象数据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管理机制,统筹气象数据的权利属性和安全责任,形成“规范管理、安全可控、责权一体、激励相称”的工作机制,推动气象数据确权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促进气象数据交易流通。

构建统一的“数据服务+安全监管”平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搭建气象数据资源统一对外开放服务平台,推动数据安全有序开放。集约管理数据专线出口和互联网出口,归口实施对政府、军队、企业、公益单位和社会的数据共享服务,确保对外数据服务的准确性、权威性和高质量。

建立“平战一体”数据安全管控机制

完善统一的常态化数据安全管控流程。全面摸清气象数据资源底数,建立覆盖国省市县的全国统一资源目录清单。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体系,强化云平台基础底座支撑。将数据资源、网络资源、算力资源统筹建成基础服务设施,实现数据和算力设施统一管理。加强数据安全常态化监测,形成制度规范、技术防护和运行管理“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强化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与信息化系统“三同步”要求。

构建统一的突发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制定数据安全应急处置预案。面对突发情况和风险点开展常态化攻防演练,以攻促防,以案促改,从演练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和提升风险应对机制和能力,保障基础业务安全稳定运行。

强化“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双轮驱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三同步’”等要求下,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构建气象部门一体化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客观分析目前全国气象部门信息安全人员队伍缺口大、专业化数据安全治理人员少、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低等突出问题,优化全国气象部门信息安全机构和专职人员配置,设立数据和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创新团队及常态化网络攻防队伍,打造一批既懂网络安全,又懂数据安全,还懂数据应用的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强 陈东辉 梁中军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张林)



图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