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锚定气候与健康 凝聚合力深化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已经成为新常态,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也日趋凸显。
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气候变化正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途径影响人群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登革热的潜在传染危险将增加31‰至47‰。
“多个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公众健康影响的绝对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举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复旦大学等联合发表在《国际环境》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以中国的272个城市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热浪导致死亡风险增加7%;天气骤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13%、12%、18%、4%、13%和10%。
2023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也指出,2020年中国极端降水和干旱的总人口事件暴露数分别增长了129%和906%;2022年野火的总人群暴露相比历史基准增加了54%。到2050年,中国预计约有4200万人是区域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受灾人群。此外,部分区域性的传染病风险呈现范围扩散的趋势。
“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健康风险,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23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23个国家共同签署《气候与健康宣言》,标志着国际社会第一次承认各国政府有必要保护社区,并使医疗系统做好准备,以应对与气候有关的健康影响。
张兴赢指出,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还是一个新命题,且我国起步较晚,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部级工作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数据共享仍有壁垒,信息整合格局有待深化,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支撑多种气候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等。此外,张兴赢还注意到,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科普,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户外从业人员等群体的科普力度还需加强,国际合作亟需拓展。
对此,张兴赢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凝聚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强大合力。他认为,可以建立涵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气候变化风险应对部际协调工作机制,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国家行动方案,统筹部署针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监测预警,搭建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建立涵盖多气象要素的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提出因地制宜的气候健康适应策略,为我国科学精准应对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风险提供支撑。
其次,要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他提议,可以设立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关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基础研究、适应技术发展与试点示范等;支持厘清热浪、洪水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复合级联式影响,加强分区域、分气候灾害、分人群、分健康状态和疾病类型的精细化研究。在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面向不同主体的健康适应指南,构建面向生命健康的气候变化风险防控体系。
最后,要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气候健康领域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立足我国优势,提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威胁的国际倡议,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引领和参与气候变化健康议题话语体系建设。(作者:叶奕宏 )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加快推进碳减排立法体系建设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气候变化加剧了对传统能源的限制和压力,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能源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举措。”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介绍。目前,我国已形成“双碳”“1+N”政策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彰显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力量”,但还缺乏控制碳排放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也尚未完善。在此背景下,通过立法手段实现“双碳”目标十分迫切。
今年,张天任第三次联合提交加快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法》的议案,建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统一协调的碳减排立法体系,以法治手段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天任建议,衔接已有碳减排政策,加强碳市场建设。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切入点,将控碳减碳作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立法。
他还建议,成立高级别、跨领域的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机构,要涉及领域广、覆盖面宽。同时,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注重培育和支持低碳技术领域科研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提供税收激励等方式,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气候变化领域应用。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天任就表示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坚持风险预防、发展与应对相协调、减缓与适应并重、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等五大原则,尽快启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为国内碳减排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支撑。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他再次建议启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填补相关领域专门立法的空白。他表示,希望气象部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法》的制订和推进工作,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
据悉,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已在推进之中,2022年初被纳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今年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情况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明确5月1日起我国将施行该条例。这将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首部专门法规,可为综合法的制订提供宝贵经验和参考,加速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相关工作。(作者:王畅 )
延伸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张海文:支持小岛屿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海平面变化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海文建议,在全球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援助方案,向处于危困、有迫切需要的小岛屿国家伸出援手,帮助小岛屿国家共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小岛屿国家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受害者。”张海文提出,气候变暖引发全球海平面上升,导致各国沿海地区普遍面临岸线退缩和植被退化等风险。而发展中小岛屿国家,由于地理和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其生存和发展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较大,需要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支持。
对此,张海文建议,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考虑面向小岛屿国家开展有针对性的气候援助,制订和实施共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强化国家间友好关系,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气候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
一方面,精准定位援助对象和实际需求。在确定援助目标之前,对潜在受援国家开展广泛的实地调研,认真考量对方实际需求以及我国能否提供相应支持等因素。另一方面,灵活选取援助方式方法。应当发挥我国在海洋观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尽可能通过技术支持和项目援建的方式开展援助。同时,援助项目应遵循因地制宜、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体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王婉整理)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