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以翔实的科学监测数据,系统反映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
蓝皮书应该怎么看?可以从哪些角度了解当前的全球气候?本期特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室研究员柳艳菊带领我们细读蓝皮书,透视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状况。
大气圈
2023年为自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亚洲地表年平均气温和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极端高温事件自21世纪初以来明显增多,极端强降水事件亦呈增多趋势。
气候系统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 年平均值)高出1.42℃,为自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暖年。2015年至2023年是自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9个年份。最近10年(2014年至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2℃。
1901年至2023年,亚洲地表年平均气温和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023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 0.92℃,是1901年以来的第二高值;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84℃,为1901年以来的最暖年份。中国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呈一致性的上升趋势,但升温速率区域差异明显,北方地区升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升温速率最大,平均每10年升高0.35℃。
在降水方面,1961年至2023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中国各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青藏高原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西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23年,中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少3.7%,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
1961年至2023年,中国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极端高温事件自21世纪初以来明显增多,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2023年中国平均暖昼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
1949年至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个数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个数为17个,为1949年以来第二少,其中6个登陆中国,登陆中国台风平均强度较常年值略偏强。其中,台风“杜苏芮”登陆时强度大,登陆后北上,造成华北、黄淮地区出现历史极端强降水,过程累积雨量大,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
在气候风险方面,1961年至2023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气候风险指数明显偏高;2023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较常年值偏高,其中高温风险指数为1961年以来的第四高值。
水圈
全球平均海表温度、海平面高度以及中国地表水资源量等方面均出现历史极值。
在海表温度方面,1870年至2023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呈显著升高趋势。2023 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比常年值偏高0.35℃,为1870年以来的最高值。
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速,1986年至2023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增加速率为1958年至1985年的3.1倍。2023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创新高,2014年至2023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以来全球海洋最暖的10年。
全球变暖使得大气水循环加速,造成海洋盐度发生“咸变咸、淡变淡” 的趋势变化。1958年至2023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的高-低盐度差异呈显著增加趋势。2023年,全球海洋盐度差指数是1960年以来的第四高值,反映了持续的“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趋势。
海洋热膨胀、极地冰盖和山地冰川消融、陆地水储量变化等原因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呈持续上升趋势。2023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加速上升趋势。1993年至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4.0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3.4毫米/年)。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年至2011年平均值偏高72毫米。
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代际变化明显,近20年青海湖水位持续回升。2023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较常年值偏少5.7%,其中,西北诸河和东南诸河流域分别较常年值偏少13.3%和10.8%。1961年至2004年,青海湖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9年回升,2023年水位达到3196.6米。
冰冻圈
全球冰川消融加速;北极海冰范围呈显著减小趋势,南极海冰范围再创新低。
全球冰川消融加速,1960年至2023年,全球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冰川消融加速。2023年,全球参照冰川处于高物质亏损状态,平均物质平衡量为-1229毫米水当量,为1960年以来的最低值。
2023年,青藏高原积雪区和新疆积雪区积雪覆盖率分别为24.2%和27.4%,均较2002年至2020年平均值明显偏低,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区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与2002年至2020年平均值相比,2023年,全国平均积雪日数偏少1.5天;青藏高原积雪区和新疆积雪区平均积雪日数分别偏少7.2天和3.2天,东北—内蒙古积雪区平均积雪日数偏多5.4天。
北极海冰范围呈显著减小趋势,南极海冰范围再创新低。1979年至2023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下降趋势,3月和9月海冰范围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2.6%和14.1%。南极海冰范围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1979年至2015年,南极海冰范围波动上升,2016年以来海冰范围以偏小为主。2023年2月和9月,南极海冰范围分别较常年偏小38.1%和15.1%,均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小值。
中国西部山地冰川呈加速消融趋势。2023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量(-1291毫米水当量)为有连续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低值,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末端退缩距离均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生物圈
中国年平均地表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中国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中国不同地区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趋势;关键区域生态气候稳步向好。
在地表温度方面,1961年至2023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温度(0厘米地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34℃/10年。尤其是2006年以来,中国年平均地表面温度持续高于常年值。2023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温度较常年值偏高0.94℃,为1961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和云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偏高2℃以上。
在陆地植被方面,2000年至2023年,中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全国的植被覆盖呈现持续变绿趋势。2023年,东北地区东部和西北部、华东地区东南部、华中地区东南部和西部、华南、西南大部、青藏地区东南部年平均NDVI超过0.6,植被覆盖明显好于其他地区。
中国不同地区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趋势。1963年至2023年,北京站玉兰、沈阳站刺槐、合肥站垂柳、桂林站枫香树和西安站色木槭展叶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3.4天、1.4天、2.3天、2.7天和3.0天。2023年,北京和西安站代表性树种的春季物候期均较常年值偏早,展叶期始期分别偏早9天和18天,其中西安站色木槭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早。
在区域生态气候方面,关键区域生态气候稳步向好。2005年至2023年,石羊河流域荒漠面积呈显著减小趋势,2023年,流域荒漠面积1.53万平方千米,较2005年至2020年平均值减少10.8%;沙漠边缘外延速度总体趋缓。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岩溶区生态状况稳步向好,其中,植被覆盖明显改善的地区占石漠化区总面积的38.8%,主要分布于贵州中部和北部、云南东部、广西中部。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
2023年,太阳活动进入1755年以来的第25个活动周的峰年阶段;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且阶段性特征明显。
太阳活动表现为11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最短约为9年,最长可达13年。观测显示,2023年,太阳活动进入1755年以来的第25个活动周的峰年阶段,预计其总体活动水平高于第24个活动周,峰值或出现于2024年至2025年。2023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为125.3±40.3,超过了第24周最高水平。
1961年至2023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7.4千瓦时/平方米 ,且阶段性特征明显。2023年,东北地区西部、华北、西南地区中西部、青藏大部、新疆大部、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中西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大部年总辐照量超过1400千瓦时/平方米 ,其中西藏中部和西部、青海中北部年水平面总辐照量超过1750千瓦时/平方米 ,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
火山活动,特别是强烈的火山喷发,是驱动年际—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自然外强迫因子。2023年,全球共有73座火山出现喷发活动,火山喷发强度总体较低,未发生全球火山爆发指数大于3级的火山喷发事件。年内,全球活跃的火山包括俄罗斯的希韦卢奇火山、克柳切夫斯科伊火山,日本鹿儿岛的樱岛火山及其南侧多座火山,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印度尼西亚的默拉皮火山、喀拉喀托岛火山,冰岛的法格拉达尔山火山、雷克雅未克火山,以及美国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以及秘鲁的萨班卡亚火山等。
(作者:罗澜 于桐 刘蕊 林禹彤 王婉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