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覆盖黑、吉、辽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市一盟,以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区域,流域面积广大、界水多、支流多,流域防洪安全对整个东北地区至关重要。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为保障流域安全,松辽流域气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高站位、高标准、严要求为主线,积极发挥中心职能作用,针对突发气象灾害防御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聚焦流域共性问题,围绕业务机制运行、流域联防重点等加强业务与服务联动协同,以科技为“钢骨”,以数据为“血肉”,全力守护流域安全。
每年7月中旬至8月,是松辽流域强降雨主要集中时段,区域性暴雨频发,局地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强,发生局地洪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大。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松辽流域降水将比常年偏多1至3成,防汛形势较为严峻。为此,松辽流域气象中心以天气雷达和卫星等技术应用为抓手,织牢监测网、筑固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流域气象监测预警、风险防范等防汛减灾能力与精细化水平。
流域内地面气象观测站现已增至6026个,建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31部、X波段天气雷达28部,1公里探测高度覆盖率36.4%;引进国家级业务技术成果,风云地球松辽流域版接入松辽流域服务平台,实现卫星云图从观测到平台快速显示,高时空分辨率卫星产品可直达省、市、县气象台预报员手中;研发移动端本地化系统,集多源融合实况、特色网格预报产品、预警发布、决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松辽流域‘吉天’气象”App,大大提升服务普及性、便捷性。
流域防汛重在预判。紧盯关键时段、重点区域是气象发挥防灾减灾先导作用、当好防汛“参谋官”的关键所在。为保障流域预报预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中心充分发挥“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况监测系统在流域强降雨过程中充分发挥多要素、立体化等实际作用,让预报员能够精准研判灾害性天气强度、落区和起止时间,延长重大天气过程的预见期。中心以多源融合实况信息与水文气象资料相结合,研制开发松辽流域逐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面雨量实况分析产品,空间精度达1公里;动态变权诞生网格定量降水预报产品,卷积神经网络制作出地形增幅作用雨量预报订正方法……多项科研项目应用落地,增强科技防汛力度。
松辽流域气象中心打破属地防御思维,坚持“一盘棋”的全局性观念,强化上下游联防联动,牵头编制《松辽流域气象发展规划》,建立并形成涵盖雨情实况、地面雨量分析、卫星遥感监测、短临到月—季尺度预报预测和风险评估预估的产品体系,推进服务业务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气象中心流域水文平台对接互访,完成云化改造在流域内共享共用。
同时,针对流域内界河较多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水情,建立界河水文气象信息监测系统,实现各子流域径流、汇流等预报模拟,并联合松辽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气象局,重新调整松辽流域二、三级流域边界,让水文“地图”更加清晰明确。
当前,中心气象台与黑龙江、辽宁等气象部门联合研发的水库面雨量预报服务平台、松花江流域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在水利等部门中得到使用,进一步深化了气象、水文等部门灾情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共同守护大江大河“全域安澜”。
(作者:张欣彤 刘洋 责任编辑:张林)